在全球数字化浪潮中,华中师范大学以打造中国特色、世界一流的“人工智能+教育”标杆大学为目标,全面落实教育数字化转型战略,以数字化赋能世界一流大学建设,坚持以“数据驱动、融合创新”为目标,以“数字华师”建设统领教育数字化转型的创新实践,不断探索数字化转型“华师路径”,为卓越数字化教师建设贡献“华师力量”,正在形成“华师经验”。适值2025世界数字教育大会即将召开,学校承办平行会议:智能时代教师角色转变与能力提升,华大官微特推出“数字教育看华师”专栏,展示我校数字化赋能高质量发展的探索与成效。
在教育数字化浪潮加速推动下
数字课程资源正从
传统教学的“辅助工具”进化为
推动教学改革、教学管理与课程建设的
“核心枢纽”
重构着教育生态的知识生产与传播范式
华中师范大学抢抓
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的战略机遇
自主研发
“数字课程资源智能评价系统”
并成功入选教育部
2024年度“人工智能+高等教育”典型案例
该案例将在
2025世界数字教育大会上亮相
作为高校推进教育数字化转型的新样板
AI赋能数据决策探索资源评价新范式
长期以来,数字课程资源质量监测主要依赖专家评审和人工反馈,存在评价粒度粗、覆盖面窄、标准不一等问题。海量异构课程资源对人工筛查模式形成冲击,传统管理范式亟需智能化重构。为破解这一难题,华中师范大学依托国家数字化学习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创新引入大语言模型与多模态分析技术,探索基于数据循证的课程资源质量评价新路径。系统通过对音视频、文本等多模态数据的采集与分析,构建多层级评价维度,实现从“经验判断”到“数据决策”的深度跃迁,为高校资源评价与管理提供智能化支持。

图1 数据循证的数字课程资源质量评价
大模型驱动多模态分析 推动AI“读懂”一节课
研究团队在深入分析数字课程资源质量评价关键要素的基础上,构建了涵盖教学内容、教学管理、教学活动、课堂互动和技术支持等方面的评价框架,并开发了基于多模态数据分析与大模型技术的数字课程资源智能评价系统,为实现课程资源的全面感知与智能评估提供了有力支撑。

图2 数字课程资源智能评价系统
该系统可实时识别课程资源中的关键质量特征,精准发现优质资源与潜在风险资源,并基于分析结果生成针对性改进建议,推动资源持续优化升级。通过动态监测、精准归因与效果评估的有机结合,系统形成了资源质量持续提升的闭环机制,为实现教育教学高质量发展注入了新动能。

图3 数字课程资源多维画像

图4 基于大模型的课程内容解析

图5 数字课程资源质量智能分析报告
推广应用全面展开赋能教育治理现代化
目前,该系统已在全国百余所大中小学校落地应用,累计完成课程资源智能评价4万余次,在湖北、宁夏等地的教育数字化改革实践中发挥了显著作用。通过智能系统的实时监测和精准分析,教育管理者能够动态掌握课程资源现状,快速识别优质课程与潜在风险资源,并据此推动精准教学研讨、教师能力提升和资源持续优化,构建起“实时监测—精准诊断—动态提升”的资源治理新模式,助力高校构建高质量教育生态。
面向未来
华中师范大学将继续
深化人工智能与教育的融合创新
不断提升课程资源智能评价的
精准性、实用性与推广性
积极探索智慧赋能教育评价的新路径
为打造更加公平、高效、优质的高等教育体系
贡献“华师智慧”与“华师方案”


1.2025世界数字教育大会官网上线!华师承办平行会议
2.华中师范大学党委书记夏立新:以数字化转型赋能高等教育创新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