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心新闻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中心新闻 > 正文

海外高校集中访问学部 开启数字教育合作新篇章

作者: 编辑:nelebdwb 点击: 时间:2025-05-23 15:50:44


在2025世界数字教育大会召开之际,人工智能教育学部接待了来自新加坡、德国、英国、俄罗斯等8个国家和地区的12个高校与科研机构代表团24位国(境)外嘉宾,围绕人工智能与数字教育的前沿发展、创新应用及国际合作展开深入交流。

在为期一周的密集访问中,人工智能教育学部与多所世界一流高校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在联合科研、人才培养、师生交流等多个领域达成重要共识。此次国际交流活动不仅彰显了学部在人工智能教育领域的国际影响力,也为全球数字教育的创新发展提供了新的合作契机。


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

5月12日,校长彭双阶在行政楼三楼会议室会见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国立教育学院代表团一行,双方就合作项目的具体实施方案进行深入磋商,在师生互访、共同举办国际会议、科研合作等方面达成系列共识。访问期间,国家数字化学习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常务副主任、教育大数据应用技术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常务副主任吴砥教授与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国立教育学院(NIE)教师教育与本科课程院长周家怡副教授举行合作签约仪式暨学术交流会,围绕以下领域达成战略合作意向:一是学术研究合作与学术联盟建设;二是推进教师互访与联合科研团队建设;三是共同举办国际学术会议与高端研修项目;四是探索数字化教育创新合作新模式。此次来访将有力推动中新两国在教育信息化领域的深度合作,为亚洲教育数字化转型提供新范式。

(双方代表合影留念)

(双方代表签署合作协议)


德国柏林洪堡大学

5月14日,副校长刘三女牙与柏林洪堡大学副校长尼尔斯·平克沃特教授共同签署合作协议。双方重点围绕以下领域达成合作协议:一是推动本科生及研究生层次的联合培养项目,包括短期访学与学位项目;二是促进跨学科科研团队共建,深化教师互访与联合研究;三是建立教育资源共享机制,推动学术资料与科研成果的交流互通。签约仪式上,刘三女牙副校长为平克沃特副校长颁发华中师范大学“客座教授”聘书。两校协议的签署将有效促进两校在高等教育创新、科研合作等领域的深度对接,为构建中德教育合作新平台提供重要支撑。

(双方代表开展会谈)

(双方代表共同签署合作协议)


英国伦敦大学学院

5月13日,副校长任友洲与伦敦大学学院代表穆特鲁·楚库罗瓦教授举行会谈,双方就深化科研协同创新、联合人才培养、深化两校在STEM教育领域的合作等议题达成多项共识。任友洲副校长为穆特鲁·楚库罗瓦教授颁发华中师范大学“客座教授”聘书,为进一步促进两校学术资源共享和人才联合培养,为未来开展更深层次的国际合作奠定坚实基础。

(双方代表合影留念)

(任友洲副校长为穆特鲁·楚库罗瓦教授颁发“客座教授”聘书)


莫斯科市立师范大学

5月14日,我校党委书记夏立新与莫斯科市立师范大学校长代表团举行友好会谈。双方将共同推进“中俄数字教育中心”建设,深化师生互访交流机制,加强教育科研联合攻关等。会谈取得实质性进展,双方一致同意建立长效合作机制。此次交流活动为深化中俄教育合作开辟了新渠道,将有力促进双方在教师教育领域的资源共享和协同发展。

(双方代表合影留念)

(双方代表互赠礼物)

此外,学部还与俄罗斯国立师范大学、俄罗斯教育科学院代表团、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教育信息技术研究所代表团举行会谈,开展学术讲座,就联合科研、师生互访等领域的合作达成重要意向。访问期间,海外专家重点考察了我校在孤独症儿童数字干预方面的创新成果,双方就技术研发、评估系统建设等达成合作意向。

(俄罗斯国立师范大学代表团为学部师生开展学术讲座)

(俄罗斯教育科学院代表团参观学部孤独症儿童实验室)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教育信息技术研究所所长展涛与合作团队合影)

交流期间,各代表团还参观了智慧教室、教育大数据应用技术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和国家数字化学习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展厅,对学部在人工智能赋能教育领域的创新实践给予了高度评价。系列合作协议的签署,标志着华中师范大学人工智能教育学部的国际化发展迈上新台阶。未来,学部将继续深化全球合作,推动数字教育创新发展,为构建更加开放、共享、智能的未来教育生态贡献智慧与力量。

据悉,此次来访团组主要由学部邀请参加2025年世界数字教育大会平行会议 “智能时代教师角色转变与能力提升”。本次平行会议由教育部教师工作司指导,华中师范大学承办。来自15个国家和地区的教育部门负责人、教育机构代表、国际组织专家以及教育数字化研究领域的学者150余人参会。